阅读笔记 -- 《量子纠缠》

01 纠缠的开始(终)

马克斯·玻恩与爱因斯坦关系密切无比,但是他将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概率-引入到量子理论中,这让爱因斯坦和其他人困扰无比。具体来说,玻恩认为比起描述微粒如何运动和具有怎样的性质,描述微粒出现在某一点处的概率更为重要。

这一认识不仅轻易地将薛定谔方程从描述微粒的外形的泥潭中解救出来,还使得海森堡提出的不确定性原理-任何微粒,我们无法同时测得成对属性的绝对数值-重放光彩: 微粒并不遵循特定的路径,我们只能得知它沿着某一特定路径运动的概率,测量时我们也只能说可以获取它的属性数值提供参考,但微粒无法为人所知。(这有点和一个哲学命题类似,在森林中,当场没有人听到的情况下,一棵树倒下真的发出了声音吗?至少,这里,在量子层面上到底发生了什么的争论是很有必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认识并不是爱因斯坦后来激烈批判量子理论的根源,至少早期的科学生涯中,他就表现出对微观物理中随机性作用的不安。根源在于对概率的认识:尽管工作中也会大量地用到统计学和概率,爱因斯坦总是假设这些情况这些概率的背后必然存在真实值,因为他觉得所观察到的现象背后应该存在一个严格的因果过程,也就是说“上帝一定不是在掷骰子”。与深信存在所有事物的尼尔斯·玻尔不同,爱因斯坦坚信的是概率背后的真实数值,又称隐变量的存在,他们之间的争论也最为激烈,无一不是围绕着这些隐变量是否存在而展开。最激烈的那次争论发生在一篇论文中,抛开前几次交锋的失利,爱因斯坦再次提出了一个-在他看来-能将由不确定性联系起来的两次测定分开,确保彼此独立的一个思想实验,1935年的《物理评论》,对决之初,纠缠开始。

Ziqiang Huang wechat
Intersted? just subscribe to my blog by scanning my public wechat account :)